中學部生物教師 杜鈺婷
蓋婭,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母。她誕生於混沌之中,不但是眾神之母,也創造了宇宙與地球,孕育出自然萬物。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1919-)在西元1969年提出「火星上沒有生命」的看法,這來自於洛夫洛克分析火星大氣層的組成後得出的結論。火星大氣層有95.32%是二氧化碳,但高比例的二氧化碳就足以說明「火星上沒有生命」嗎?並非如此,「沒有生命」的推測來自於「火星大氣層是個『靜態平衡』的大氣層」。火星大氣層不同於地球大氣層,因為生命的作用,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氧氣會不斷循環變化,處於我們稱之為「動態平衡」的狀態。洛夫洛克由此為出發點,思考地球環境與生命間的互動關係,並於西西元1972年提出「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
蓋婭假說的論點是:地球提供了適合的地理條件孕育出生命,繁衍後的生命則反過來改變地球環境,並透過調節作用維持有利生命的穩定狀態——包括大氣組成、氣溫、酸鹼值等。這是由小至細菌、浮游生物,大至森林、動物等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反饋影響所導致的:就像人會調節自己的身體一樣,地球也可視為一個會調節自身狀態的「超級生命體」。
地球環境如今正在迅速的轉變,溫室效應、海洋酸化等現象皆源自於人類比較原本的地球環境後所得出的現象描述。在了解這些現象的過程中,人類似乎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確實有能力影響地球環境。不可否認,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地圈這四個地球的子系統都或多或少出現了我們未曾觀測過的現象,若將此歷程以人類的尺度描述,或許可以用「疾病狀態」來形容。
「疾病通常代表著未達成協議的共生關係……是兩生物間的一種誤解。」路易斯‧湯瑪士(Lewis Thomas,1913-1993)為疾病定義了一種新的關係。在生物間的互動關係中,對彼此皆大有損害的關係稱之為「競爭」;對雙方皆大有益處的關係稱之為「互利共生」。此時此刻的人類群體應開始意識到我們與地球間的關係絕不能是「競爭」,應積極朝向「互利共生」的關係發展。而所有在自然界中的「互利共生」,都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理解與妥協才能建構。人類若想在地球環境中永續發展,就必須努力理解地球—這個「超級生命體」—的一切,並且學習尊重它的氣質與特性,與之共存共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