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川學生在「課程學習成果」的項目中,該如何展現「具有個人特質」的學習成效呢?
自己繪製的工作本,那麼精美、細緻,如何展現才能突顯特色呢?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建置作業說明 之二 --《課程學習成果》
教育部國教署原先建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目的,是希望幫助學生看見自己的學習軌跡,檢視並回顧自己的學習發展歷程,以期能讓學生及早思索自我的興趣、性向,逐步釐清生涯定向。以往,個人申請進入大學的學生,通常於通過學測後,進入第二階段大學自辦甄選面審前,才自行蒐集彙整備審資料;因此,屢遭詬病為一場造假的軍備競賽,資料欠缺真實性,不具鑑別度。有鑒於此,國教署在學習歷程檔案的系統建置歷程中,考量學生修習各類課程所產生的「課程學習成果」,乃是經過授課教師認證,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是以,可考慮擴充前述檔案的功能,供作大學端招生面試審查之用,替代以往的備審資料,將有助於提高「學習成效」佐證文件的公平、客觀性。
因此,磊川學生除了維持原有的課程學習方式與步調,學校的中學教師們也進一步共同協助學生建構學習歷程檔案。然而,學生們該如何讓學習歷程檔案呈現出「由不懂到理解,由低階到高階」的學習轉變歷程,且掌握「重質不重量」的特質呢?換言之,我們必須改變未來僅提示「最佳的完美成果」的想法;亦即,我們應當著重在「呈現發展歷程」時,能展現個人適性學習的軌跡,以及因此形塑的個人特質與該系所招生條件的關聯性,讓大學端看見這類學生進入該學系應具備的學習熱忱與真實意願。
磊川學生的課程多元性、學習成效,以及自製工作本呈現的精美、細緻度,向來令人驚艷,讚譽有加;但是,如何在「課程學習成果」中具體展現這些特色呢?我向學生簡介「學習歷程檔案建置作業」的說明中,曾經就上述議題,以下列的生活中事例,幫助他們理解。
有一家無菜單料理的特色餐廳,大廚對食材的挑選非常嚴謹,菜色的組合、配置,充滿了獨特的創意與巧思,烹調過程中,除了專業,還有專注、細緻的態度;凡吃過料理的人,口齒留香,都是給予高度的肯定,那些味道也成為顧客們的美好記憶。只是,這家店,不見豎立招牌、標示,門口也沒有任何餐廳的意象,即便進了門,也沒有菜單可供參閱;請問,客人經過時,是否知道可以進去用餐?
學生們都回答,當然不會進去!於是,我再進一步詢問:如果我們的工作本,製作非常精美,掃描成為課程學習成果的檔案,上傳到系統中;但是,在系統平臺最外層的100字「成果簡介」中,缺乏適切、精要的描述,檔案內也沒有「課程內容介紹、授課過程、學習心得」等條目式編排的文字撰寫,那麼,審查教授是否知道或願意讀取「當成附件」的檔案呢?學生們也大多回答,檔案應當不太有機會被開啟閱覽。
系統平臺最外層的那100字「成果簡介」就如同無菜單料理餐廳的招牌,是吸引顧客知道或願意進入餐廳的關鍵;而檔案內結構式的文字書寫,乃是對課程內容的條理介紹、學習成果與心得的描述,有如餐廳料理特色的介紹。此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能養成具有個人特質的敘寫能力,才是具有「立體感」的學習歷程檔案。無論是學校教師或是學生家長,我們都可以試著在生活中經常與學生共同練習下列兩件事:
一、在一段完整的討論或談話結束之後,請學生以100字之內的話語,結晶出整段對話「最精闢的點」,練習精要簡介的能力。
二、承接上述對話內容,讓學生練習以「條理分析」的方式,將對話內容分類臚列,拆分成為條項的結構,養成他們解構、條列的能力。
將這樣的練習日常化,將有助於學生們熟悉學習歷程檔案「課程學習成果」的建置方式。
關於撰寫自傳、建構多元表現紀錄的方式,我也已在課堂中將應掌握的要訣,逐一對學生們說明了,請容我日後再找適當機會以文字敘明。
(本篇文字書寫人:中學部教師 魏坤賓,也是現任 教育部國教署「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建置小組的 諮詢委員)
Comentarios